FCM解读|食品接触材料安全质量控制之橡胶
来源: 发布日期:2019-10-18 13:28:59
橡胶,因其耐磨、高弹等特性,成为食品生产加工设备和家电等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到密封圈、垫片,大到传输管道、传输带等,都可以见到橡胶的身影。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橡胶是否是你所知道的橡胶,以及它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等你关心的话题。
谈到橡胶,就不得不先区分两个概念:
弹性体:一种大分子材料,在较小的应力下即可发生大的变形,释放应力后快速返回到其初始尺寸和形状。(摘自:ISO 1382-2012)
橡胶:橡胶是一种材料,它在大的变形下能迅速而有力地恢复其变形,能够被改性(硫化)。(摘自ASTM D1566-07a)
与橡胶相比,弹性体更侧重的含义是一种物理和材料学的概念,它的范畴更为广泛。弹性体中除橡胶外,还包括众多弹性变形迥异、大分子链交联方式多样化的高分子材料。由此可见,橡胶是弹性体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一类。
橡胶从原材料来源上可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大类,本文小编将重点带大家了解合成橡胶的生产。
合成橡胶怎么诞生
各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法规,以配合企业一同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各国具体立法如下:
01欧盟及其成员国
(1)欧盟立法
目前,欧盟层面对于橡胶制品还未建立统一立法,仅有欧洲委员会(CoE)出台的《关于食品接触用品中使用的橡胶产品的政策综述》(Res AP(2004)4决议),决议给出了橡胶产品的定义以及决议的适用范围和所涉及的产品类型,该决议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将橡胶产品按照产品特性和R总因子分为3类,每类产品有不同的管理要求、测试要求、原辅料使用要求;同时,附件1规定了食品接触用橡胶产品生产中使用的物质清单。
(2)成员国立法
1、 德国
德国联邦风险研究所(BfR)第XXI章节“天然与合成橡胶制品”中将橡胶制品按照实际使用情况分为5类,分别为:长时间接触型、中等时间接触型、短时间接触型、轻微接触型、特殊类。企业可以根据每类产品的适用范围及相关示例识别其所属的类别及遵循的要求。在每一个类别下,分别规定了产品应满足的迁移试验要求、迁移试验条件及允许使用的原辅料清单。
2、法国
法国竞争、消费和反欺诈总局(DGCCRF)发布的2004-64通告,指出预期接触食品的橡胶材料和制品应符合9/11/1994法令,生产橡胶材料及制品所使用的单体和起始物应符合表B的规定,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附录2的规定,同时法令中还对乳胶做了特别规定。此外,法令中还规定了橡胶材料及制品中需关注的受限制物质和测试要求。由此可见,法国对橡胶材料及制品的管理要求较为全面。
3、意大利
意大利以一系列的部长级指令来配合框架性法律的要求,其中针对橡胶制品的是21/03/1973部长指令。21/03/1973部长指令规定了食品接触橡胶制品(包括硅橡胶)允许使用的材料和添加剂,并规定了在不同条件下(温度、模拟物、时间)的总迁移量、芳香族伯胺迁移量、重金属迁移量、过氧化值、染料迁移等检测项目要求和方法。
02、美国
美国食品接触用橡胶制品适用的法规主要包括《联邦规章法典》第21卷(21 CFR) 177.2600部分《预期重复使用的橡胶制品》和177.1210部分《用于食品容器的密封材料》。
21 CFR 177.2600部分给出了用于生产食品接触用橡胶制品的聚合物及添加剂清单,规定了接触水性食品和脂肪食品的橡胶制品的食品模拟物。21 CFR 177.1210部分则具体规定了接触各种食品的容器密封材料的试验条件。
03、日本和韩国
日本和韩国的橡胶制品的管理思路较为相似,从通用要求、卫生指标要求(包括残留物要求和迁移物要求)和检测方法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重点关注的是终制品的卫生安全。具体法规分别参见日本厚生省370号告示《食品、食品添加剂等的规范标准》及韩国《食品法典》。
04、中国
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食品接触材料卫生安全的关注和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在不断完善。
在我国现行的标准体系中,橡胶制品及制品应符合GB 4806.1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的要求。标准从基本要求、原料要求、理化指标要求、添加剂使用要求及标签标识要求等方面对橡胶材料及制品进行管理。该标准于2018年启动修订,继续由我中心主导负责修订工作,各相关方若对标准有意见和建议可及时与我中心沟通,期待新版标准早日与大家见面。
上一篇:【重磅】中国RoHS,十二类产品11月1日后合格评定要达标!
2019-08-12
下一篇:2019年欧盟食品接触材料快速预警系统通报(RASFF)情况
2020-01-13